巾帼风采,教学之星——外院蒙古语青年教师袁琳获青教赛一等奖

      “北京大学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于2014年12月13日在理教403教室拉开帷幕。来自文科院系的27名教师,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在 24名教师和学生评委及前来观摩、助战的各院系老师和学生面前大显身手,尽显风采。有3名青年教师代表外院参赛,她们是:英语系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室的程英老师,西葡语系的蔡学娣老师及亚非系的袁琳老师。2014年12月24日,校新闻网正式公布比赛结果:袁琳老师荣获一等奖,程英老师和蔡学娣老师并列夺得三等奖。
      袁琳老师演示的章节是:“蒙古语语法(上)/现代蒙古语的动词祈使式”。这门课是蒙古语本科生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既是学生们了解蒙古语语法体系的基础课程,又是低年级“基础蒙古语”与高年级“蒙古语口译”、“蒙古语阅读”等课程衔接的桥梁。在演示过程中,袁琳老师以“旧知识点带新知识点”的方式引出了此次课堂讲授的主要知识点——现代蒙古语动词第一人称祈使式,然后通过表格、图形、示例等方式为学生们讲授了这一知识点十分复杂的书写规则。

\
袁琳老师在比赛中
     
      比赛当天,在27位参赛选手里,袁琳老师的赛序十分靠后,排在第24位,等她上场时,已是晚上6:30,连续5个半小时的观摩,赛场师生已是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但袁琳老师一开腔,她那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娓娓道来的淑女风范就吸引了所有观赛师生,使大家眼前一亮,立即精神振奋起来。只见她频频从讲台走到大屏幕前伸手示范,以详细阐释PPT教案中的难点和重点,那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尽显教学功底和教师风采!此外,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夯实授课内容,袁琳老师还带领学生们一起完成了一些课堂小练习,但见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十分生动有趣,亲切感人,那自然流露的亲和力,征服了在场所有师生。
      赛后,听课学生们普遍反映袁老师授课态度认真,条理清晰、明了,课堂气氛活跃,虽然比赛时间有限,但学到的知识十分实用。袁琳老师本人也认为她从比赛中获益良多,从她写给备战团队所有老师的感谢信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得知比赛结果的那一刻,我特别开心!
      我从2008年入职以来,就一直关注着“青教赛”,而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也曾到现场观摩、学习过。每一年的“青教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中受益很多。因此,我想首先感谢学校工会为我们青年教师交流、为我们青年教师接受前辈教师的指导搭建了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平台!我会一直支持和关注“青教赛”,也希望它越办越好!
      今年是我第一次走上“青教赛”的讲台。从备战那天起,我就得到了来自学院领导和前辈老师们的很多关心和支持!她们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这个年纪轻轻的教员感受到莫大的鼓舞。这其中,我要特别感谢李淑静老师对我的帮助。从我备课用的《教案》到参赛用的演示文稿,其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凝聚着李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我想在这里由衷地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培养!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上好我负责的每一堂课,努力为学院争光。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学生们!感谢他们对我的“蒙古情结”的接纳与传递,感谢他们让我更加体味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从2008年入职以来到现在,我越来越珍惜学生们的每一次提问,也一直努力把这些问题转化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我希望能够为北京大学蒙古语言文化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袁琳
      
      外院有两位名叫袁琳的女老师,为便于区分,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袁琳”。希望我们的小袁琳老师,把燕园当草原,纵横驰骋,放飞理想,圆梦北大! (文/王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