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乌尔都语

  北大乌尔都语专业创建于1954年,是我国乌尔都语语言文学、南亚次大陆伊斯兰历史文化教学科研基地。本专业是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印度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部分,至今为国家培养了百余名本科毕业生和数十名乌尔都语语言文学、印巴历史宗教文化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在教育科研、文化交流、外交外事、新闻传媒、经济金融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建设和中巴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大乌尔都语专业是全国乌尔都语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奠基者。由山蕴老师主编的《乌尔都语文学史》,孔菊兰老师主编的《乌尔都语汉语词典》《乌尔都语基础教程(共五册)》《乌尔都语语法》《乌尔都语300句》等,在国内为首次编写,为海内外中巴语言学习者的必备工具和教材。孔菊兰、唐孟生、刘曙雄等曾获巴基斯坦国家级奖章,其中唐孟生获得最高荣誉“总统奖”。

  北大乌尔都语专业也是全国乌尔都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教学中语言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要求学生修习其他南亚语言及文学文化、宗教历史和区域国别研究等相关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双学位,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内各高校乌尔都语专业骨干教师基本毕业或研修于我专业。

  北大乌尔都语专业在“加强基础、尊重选择、促进交叉、卓越教学”方针的指导下,响应北京大学“新文科”建设倡议,顺应时代与国际趋势,结合本专业小班制教学的特点,在专业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循序沿革,培养卓越人才,构建南亚区域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乌尔都语、英语语言培训基础上,开设国情概况、区域研究、宗教文化、历史社会等相关课程。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辅助材料、介绍前沿理论研究,摸索“问题导向”的教研相辅模式,积极推动本科生参与社会调研和学术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学科建设,接收来自历史系“外外专业”学生及其他院系转专业学生。本专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拓国际视野,增强文化理解力。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主办或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相关的国际会议及论坛,先后与巴基斯坦青年交流团(2017)、巴基斯坦记者访问团(2018)、巴基斯坦青年访问团(2019)、巴基斯坦哈扎拉大学师生访问团(2019)等交流座谈,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目前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国立科技大学、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真纳大学、白沙瓦大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北大乌尔都语专业当前教师队伍与专业规模相匹配,是一支精炼优秀的教师队伍,由3名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均为博士生毕业。教师持续参加线上教学和创新培训,学习探索OBE等新型教学模式,在2020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乌尔都语专业毕业生学科素养突出,在应用领域和科研领域表现突出,获得业内的一致认可。近5年内本科毕业生15名,其中到高校入职教研岗1人,读研7人,分别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香港、英国等地院校。本专业充分利用北大和外院的毕业生跟踪平台,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优化学生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卓著。主要去向为外交部、新华社、国家安全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文出版社、海关总署、中国画报社、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及事业单位,其中不乏张春祥大使、侯艳琪大使、安启光总领事这样的杰出外交人物,也有赵俏、陈翔这样的新闻界杰出代表。还有当选为“感动中国”的年度杰出人物代表梁昊,更不乏在全国各高校任职的乌尔都语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乌尔都语专业的开创者或骨干教师。另外,在中粮、中债、中核、中兴、华为、腾讯、苹果、字节跳动、渣打银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中,我专业的毕业生也表现突出,受到业内的广泛好评。

  本专业在教学相长的发展中,继续深入跨学科教学科研,在区域国别研究、历史宗教、文学文化领域继续深耕细作,为跨学科教学科研做出贡献,为其他专业的外语外事服务发挥作用。融思政建设于课堂,在涉及对象国文化、国情、历史宗教等方面的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