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蒙古语

  Монгол Хэл

  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创建于1946年,1949年正式招生,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的蒙古语专业。薪火相传70余载,在几代中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在语言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历史沿革、教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是1946年季羡林先生组建东方语文系时最初设置的四个专业之一。根据中蒙两国政府签署的《中蒙经济及文化合作协议》,1952年蒙古派巴特玛拉格教授到北京大学教授蒙古国通用的喀尔喀方言和西里尔蒙古文,自此开启了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以教授西里尔蒙古文和喀尔喀方言为主的教学模式。北京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讲授西里尔蒙古文和喀尔喀方言的高等院校。

  迄今为止,蒙古语专业共培养18届学士、10届硕士、3届博士以及6届短训班学员,共计近300人。他们活跃在外交、外贸、文化、新闻、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领域,为发展中蒙友好关系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培养出侯万庄、史习成、倪申源等一批终身致力于现代蒙古语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培养出黄家骙、高树茂两位驻蒙古国大使及若干名总领事、公使、参赞、武官、高级记者等优秀毕业生。

 

  二、学科建设

  01师资队伍建设

  广延名师,博采众长是北京大学一以贯之的传统,专业建立之初,在无教材、无师资的情况下,外聘师资是最主要途径。1950-1959年间,内蒙古自治区道宝忱、纳塞西亚图等五位教师曾在本专业短期执教,1952年起巴特玛拉格、那德米德等十余位蒙古国专家先后执教于北大。

  1957—1960年蒙古国科学院院士、现代蒙古语奠基人罗布桑旺丹先生应邀来我校执教,被季羡林先生聘为蒙古语教研室主任。主持教研室工作期间,罗布桑旺丹在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学术规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2年本专业首届本科生黄宗鑑和岑钿华留校任教,1959年楚勒特木从内蒙古大学调至北京大学,1960年侯万庄、史习成、倪申源毕业留校任教,同年,巴特尔从蒙古国立大学学成归国执教,1974年吴新英留校,姚克成于1984年返校任教,本专业师资力量逐步增加。目前本专业在职教师有王浩、陈岗龙、刘迪南、袁琳,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蒙古国外教1名,研究领域涉及蒙古语言、文学、社会、历史、文化,学科分布多元,梯队建设合理。

  为表彰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在蒙古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蒙古国政府先后为本专业教师王浩、吴新英、姚克成、陈岗龙颁发相关领域奖章、勋章。

 

  02教材工具书建设

  罗布桑旺丹先生在本专业工作期间,撰写并完成了著名的《现代蒙古语》一书。该书建构的系统而严谨的现代蒙古语语法体系,至今为国内外现代蒙古语教学和研究沿用,成为学术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继编写出版了《基础蒙古语教程》(1-4册)(史习成,巴特尔)、《新蒙汉词典》(倪申源、楚勒特木参与)、《蒙古语300句》(姚克成)、《现代蒙古语教程》(1-4册)(侯万庄主编,王浩、刘迪南、袁琳编写)、《外教社蒙古语英语汉语图解词典》(姚克成、张源等编译)

 

  三、学术研究

  2004年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成立。2017年本中心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中心—北京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

 

  四、本科生教学改革举措及成效

  01教学举措

  顺应国家建设“新文科”倡议,满足国家发展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以实现“加强基础、尊重选择、促进交叉、卓越教学”为教育目标,努力形成本专业特色,具体实施的教学举措如下:

  优化课程设置,夯实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知识积淀。在“基础蒙古语”“高年级蒙古语”“蒙古语语法”“蒙古语翻译”“蒙古文化”“蒙古国现代文学”等传统课型基础上,新增设了“蒙古语听力”“蒙古语新闻听力”“蒙古语口译”“蒙古问题研究”“蒙古历史”“蒙古语言文字简史”等课型,夯实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科知识的积淀。

  传承本专业优良传统,编写出版国内一流水准教材。本专业组织编写出版的《现代蒙古语教程》(1-4册),因教材编写体例合理、系统,内容与时俱进,成为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指定教材,深受国内自学者、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及蒙古国在华留学生欢迎,应读者要求多次再版。

  注重实践教学,尝试新型培养模式,辅助课堂教学。除了鼓励学生赴蒙古国长期学习交流之外,本专业还为本科生开辟多渠道、多领域的对外交流平台,从本科阶段积累对外交流经验,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多次圆满完成外交部、商务部、全国对外友协等单位的外事任务,参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接待工作,受到相应部委赞誉。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将自身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以科研促进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题和学术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锻炼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开展跨学科学习。通过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接触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前沿的机会,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申请“校长基金”及“挑战杯”等学术实践活动,利用在境外留学和交流的机会,开展实地调查与研究。

  2016级王雅轩、肖晗、王雅丽三位同学的“海外电视剧在蒙古——基于蒙古青年的实证调查及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启示”获得校长基金立项及北京市创新计划资助。

 

  依托北大教育资源,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辅修、双学位和本科项目以及外院多语种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在多学科背景下,利用多语种材料深耕国别和区域研究。本专业本科生研究成果不仅涉及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经济学等,还涉及到语言信息和知识组织、信息行为与认知、人机交互等领域。2020年毕业生吴修宇同学为本专业承担的国家课题编写出“蒙古人名自动翻译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基于规则的蒙古语、俄语人名机器翻译”毕业论文,进行了初步跨学科尝试。

  02教学成效

  在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时,本专业学生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在蒙古国立大学各国留学生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近十年来,北大蒙古语专业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外交、经贸、金融、党际交流、高等教育等领域,成为相关单位的中坚力量,彰显出新一代北京大学蒙古语人的精神风貌。

  03就业去向

  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两个趋势:

  一是保障国家急需人才基础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比例增高。以2020年毕业生为例,进入外交部等国家部委占20%;跨学科人才占30%,将蒙古语言与计算机、脑神经学科相结合,攻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智能科技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密西根大学脑神经专业;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占30%,攻读牛津大学、莫斯科大学、首尔大学的区域研究;金融、管理方向深造占比20%,就读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详见下图:

  二是获得其他学科硕士学位后回流国家部委、国有银行、高等院校等蒙古方向的比例明显增高。

  

  秉承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于一身的新型外语人才是北京大学蒙古语专业未来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