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脉与学术:近现代学人的学风养成与学科建设 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
2025-01-02
2024年12月20日,季羡林北大外语学科史系列工作坊之四“学脉与学术:近现代学人的学风养成与学科建设”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校史馆举行。
本次工作坊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校史馆和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合作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中华书局、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等单位的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近现代学脉传承与学科建设的经验。
与会学者合影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明主持,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致辞。李淑静老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致辞首先回顾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近现代学人在留学、交流、藏书、读书以及学科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经历和学术成果对今天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本次工作坊旨在深入探讨近现代学人的血脉传承,挖掘他们在学风养成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期待通过各位学者的深入交流和探讨,能够进一步理清学术发展的脉络,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北大外语学科史的研究以及整个学术领域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陈明老师主持开幕式
李淑静老师开幕式致辞
第一场“留学·交流·学科”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建老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王丁老师评议。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通过对鲁迅藏书的分析,探讨了第一代留日学人的学术背景及其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尤其是鲁迅作为代表人物的学养及其跨文化的学术成就,并将之与当代中国学者藏书的局限性进行对比,为当代学术界提供反思和借鉴的价值。北京大学图书馆栾伟平老师根据《传记文学》杂志连载本、赵元任英译本《杂记赵家》,以及《赵元任日记》的记载,对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参加博士学位答辩时担任考官的六位法国教授名字进行重新考证,并梳理了答辩前后的部分相关史实。陈明老师借助近年来新发现的有关周一良的档案、照片、来往书信及报刊资料,对周一良在哈佛及归国之后的学业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指出,周一良在哈佛的学习科研、师承交游与其归国后的研究有着密切关联,而他归国后的学术环境及交往活动也属于中国史学史和中国东方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周一良在哈佛及归国后的学业研究进行追溯和学习可以梳理近代留学与知识迁移的关系,借此有望推进学科史在未来的发展。王丁老师认为三位发言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留学类型研究”这一概念,指出以往的留学史研究大部分基于留学生出国前和回国后的经历,而少有人着眼于留学生在国外的经历。近代中国的学术史研究不能单一、孤立地看待,而应放在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具备全球史的研究思路,从多语言、多文化、多传统的角度进行研究。
部分与会学者发言
第二场“留学·交流·北大”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孙齐老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李雪涛评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田方萌老师以潘光旦、吴定良和陶云逵为例,分析了西方优生运动与中国留学生的关系。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美国和德国分别形成了三个优生学研究中心,大致同期留学于三地的潘光旦、吴定良和陶云逵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这套知识体系的观点和视角。报告基于近年中西方出版的有关学术史文献和史料,分析了优生学对于中国现代学术的早期影响,并从优生学角度阐明了潘光旦人类学思想的学术源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毛明超老师着眼于冯至的“学习时代”。报告以冯至书信、师友回忆、著译文章为切入点,介绍了冯至在北京、海德堡与柏林求学期间对德语文学的阅读、译介与研究,指出冯至在对德语文学的创造性接受中,除了一般研究多论及的形式特征与美学倾向,同样具有思想内涵与实践指向的维度,尤其是“工作而等待”这一核心的主题。王丁老师以季羡林的日记与回忆录为基础材料,对季羡林留德时期见于其日记等材料中的约三十位外国师友的生平及职业信息进行了考求,从而为季羡林学术传记研究提供一个环境背景,并复原二战前后以德国暨哥廷根大学为中心的欧洲东方学学术史的有关线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晓樵老师的报告介绍了北大留德学人姚宝名与清季民初中德学术交流,以钩沉北大早期留德学人姚宝名的著译与交游为个案,探讨在北大德文学科创办前的留德学人在译介德国文学艺术以及中德学术交流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开风气之先的意义。国家图书馆雷强老师介绍了袁同礼在欧美游学期间同伯希和等汉学家的交游以及归国后以北京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平台开展的一系列的中文学术交流、合作活动,梳理、分析了袁同礼在中外学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中枢作用。上海博物馆柳向春老师介绍了曾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徐森玉与北京大学的关联,梳理了北大前后两任校长蔡元培、胡适与徐森玉的交游往事,探析徐森玉与北大的渊源。李雪涛老师指出,学人交往的背后实际上是学术近代学术网络的形成,近代以来知识传播通过网络的连结点不断生产创新。六篇论文都涉及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知识分子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田方萌老师的研究聚焦于思想史的研究,通过潘、吴、陶三人的学说可以透视背后的时代关系,今天对三位学人的学说讨论需要放在当时的语境下,看待他们对当时的学说如何继承与发展。毛明超老师的研究关注冯至在德国时期的求学经历,有助于衔接冯至留学前后的知识生成脉络、理清其学术和知识体系形成的原因。王丁老师对季羡林留德时期的交往做了细致的梳理工作;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中有一部分回忆的内容可能出现前后时间的颠倒或模糊,有必要对照档案、回忆录和日记进行澄清。吴晓樵老师对姚宝名与清季民初中德学术交流做了细致的研究,此类研究需要在中西文两个脉络下同时展开,需要通晓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学者共同参与。雷强老师关于袁同礼的报告提供了大量的书信等一手材料,为国家图书馆的资料整理和袁同礼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柳向春老师在交往和学术网络的大框架之下对徐森玉展开研究,挖掘那个时代的学者在整个社会和文化工作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这种关联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场“藏书·阅读·学术”由中华书局孟庆媛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图书馆邹新明老师评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山杉老师的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王乐乐代为分享。论文根据栾伟平于《钢和泰藏书在北京大学》一文中所做的最新研究,通过对坊间所见钢和泰及中印研究所的西文藏书以及书中批注进行考定,为彻底复原钢和泰及中印研究所的藏书提供新帮助。独立学者周运老师以“胡适外文藏书流散之佚闻”为题,以自己搜集整理所见市面流通的胡适外文藏书切入,梳理了胡适所藏部分线装书及外文书在不同时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等地的流转,对以往胡适藏书研究者未曾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和补充。北京大学档案馆郭鹏老师通过信件、档案和相关文献,撷取刘国钧1951-1952年期间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前后的几个片段,记述他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学术思想以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初创时期的贡献。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治老师结合相关读书笔记和北大图书馆发现的书籍借阅卡登记信息,对钱锺书在1953-1955年就职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时期的个人阅读史进行了梳理,从时间上还原了当年学术生活的部分现场,为理解钱锺书学术研究的一部分核心目标提供了新渠道。邹新明老师感谢了各位老师的分享并作点评。高山杉对钢和泰藏书中的标记和批注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判断亦比较合理。针对胡适藏书的流散问题,邹老师认为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部分藏书管理存在混乱的情况,周运老师补充的信息对图书馆管理建设有很大帮助。郭鹏老师对刘国钧的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这部分根据档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张治老师的研究将书籍借阅卡上学者签名的文物价值和阅读史进行结合,相较于以往的研究开辟了新角度;但在资料选择时或需注意借阅登记与实际阅读时间的差异。
部分与会学者发言
第四场“学源·学科·学缘”由中华书局李世文老师主持,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孟繁之老师评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梁晶晶老师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自京师同文馆始”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报告从学馆选址、组织架构、管理者职级称谓、人员心态、学生去向等角度入手,利用相关史料,对译学馆的建立、存续、解散三阶段加以分析,梳理了译学馆与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与京师大学堂下分科大学中各外国文学门的关系,重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之起源。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聂文华老师梳理了邓广铭在1932-1948年的早期学术历程,指出邓广铭经历了弃文从史的转折。从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走上文学之路;再到在北大史学系接受系统的史学训练、从南宋浙东学派入手研究宋史,最后因胡适的传记专题实习课的影响,走向文史结合的谱传史学之路,完成了从“文学青年”到“新宋学最有功之一人”的学术转变。北京大学档案馆邹儒楠老师的报告“王选院士的北大学缘”介绍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王选在北大数学力学系的求学经历,从师承关系、同伴关系、课程设计、考试方式、专门化训练等多方面探寻王选的成才之路,并进一步探究我国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部逻辑。湖南美术出版社王瑞智老师的报告聚焦于著名建筑史学家和建筑史教育家陈志华的学术研究方向,通过梳理陈志华从前期撰写翻译西方建筑学相关研究著作到后期全身心投入中国乡土建筑的调查保护研究的转向,探究其学术研究方法脉络。孟繁之老师在点评时肯定了梁晶晶老师的报告选题的突破性;指出论文的题目应稍加调整,此外论文中“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毕业去向”等问题可以放到前面去讨论;期待未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探究。聂文华老师对邓广铭学术历程的编年式梳理对自己的研究和年谱整理工作有很大启发,并补充提供了在中国美院图书馆等地所见邓广铭藏书的信息。对于邹儒楠老师的报告,孟老师补充了80年代北大时任校长回忆录中有关王选的内容,建议在进一步研究中除了关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环境”,也要关注“小环境、小氛围”。王瑞智老师系统梳理了陈志华的学术研究转向,指出陈志华在建筑学思想理念和对于乡土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五场“学术·学科·史学”由后浪出版公司宋希於老师主持,柳向春老师评议。邹新明老师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齐思和致洪业书信二十余通按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考察洪业对齐思和的提携和影响,以此个案分析探究洪业对燕大史学发展的贡献。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孟刚老师做了题为“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历史地理学”的报告,指出作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谭其骧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向现代历史地理学学术转型最主要的推动者和完成者。这一学术转型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为转变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地理学理论的进步、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为转变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强大现实需求,对学科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坚持谭其骧一生所倡导的历史地理学“实事求是”和“经世致用”,对于历史地理学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孟繁之老师的研究聚焦于一九五〇年代北大历史学系考古专业的课程规划、目标培养等。报告以北京大学档案馆所藏旧档、1958 年人民出版社所印行的《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一书,及老一代考古人的口述回忆,从学校/院系、教师、同学“三位一体”,着眼大时代、大背景,考察 1950 年代中国考古学专业建立之初的学科发展之路。柳向春老师对三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补充。柳老师首先从辩证的角度简单介绍了洪业的多面性,肯定了邹新明老师对二十余封书信的解读所提供的丰富信息,对了解学术史和人物研究的丰满性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大帮助。孟刚老师的报告梳理了谭其骧的学术成果和研究脉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谭其骧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柳老师结合自身求学和交游经历,进一步补充了谭其骧的学生和长子对其言传身教的坚持。孟繁之老师的报告介绍了从1949年之后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考古专业做出的全新学科规划,展现了这一时期学科发展立足现实的考量。柳老师认为,研究学术史或者思想史要立足时代,学术研究尤其要注意当代性。
北大校史馆会议现场
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主持,陈明老师与李雪涛老师致辞。陈明老师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认真细致的分享,对参与会议筹办的团队表示了诚挚的感谢。陈老师指出,今年是北京大学的“学科质量年”,此次会议与《百年回眸》学科史的展览相结合进行讨论,为学院这一年的学科建设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参会的各位发言人以及评议人、主持人绝大部分是年轻学者,显示了学术界的新力量、新兴趣、新探索,学科史研究的未来可期。会议论文主要围绕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学科史和学术史的研究提供了新内容、新方法,令人获益匪浅。李雪涛老师对本次工作坊的举办表示感谢。他认为“近现代学人的学风养成与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启示我们对于中国学术史和学科史形成的探究,要放在全球知识史的背景之下进行。期待今后组织更多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文:姜蕾 / 图:刘月玲、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