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和声音——“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主题讲座暨第三期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培训成功举行

    2018年5月25日,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受邀来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学院青年教师就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中如何展示中国视角、发出中国声音的话题,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富有意义的交流活动。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李淑静书记主持,6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讲座活动。

 

张隆溪教授

 

    张隆溪教授是当前世界级华裔学术大师之一。他于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求学,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并曾在多所世界级一流大学和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范围是中西文学及跨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中华英才》杂志赞誉其为“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此次讲座即是张隆溪教授回顾自己多年求学、教学、研究经历,以其心得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青年教师进行的一场深入交流。
    讲座一开始,张教授即指出文学研究对于语言掌握的高要求,这一点对于外国语学院的教师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中国学者而言,语言能力的要求不限于基本层面的顺利交流。文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之广,它描述现实、幻想,可包括人类思想和活动的任何范畴,因此研究者们对于自己文学语言的要求也非常高。这样的高要求,自然给研究外国文学的中国学者带来了一种困境,即中国学者很难在同一个层面上和外国语的本族语学者进行深度学术交流。张教授以国外汉学研究者举例,在文学研究水平上,能够和中国最好的中文系教授平等对话的汉学家屈指可数。同样的道理,研究外国文学的中国的学者,能不能做到跟外语母语的学者平等对话,是一件很重要,并且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名比较文学的中国研究者,张隆溪教授自然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张教授回顾自己初到哈佛的学习经历,通过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研究Oscar Wilde的文学批评,并且获得导师以及其他学者认可的经历,回答了如何破解语言困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如果有一个特别的观念、特别的角度看待问题,不管是在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还是其他研究领域中,做出大家觉得有新意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一个中国学者的文章写得再好,也难以和外语本族语的研究学者相媲美。
    张教授以法国文学批评家Hippolyte Taine为例,他撰写的《英国文学史》影响很大,其中提出的文学三要素(Race, milieu, and moment)是从一个法国学者的视角提出的独特见解,当时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任何一个学者都可以有自己的洞见,有自己的insight,可是同样的也会有一些盲点(spots of blindness),因此,非本族语言的学者不是不能研究超出自己语言的东西,但是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拥有自己独特的观念和角度,这个观念和角度不见得从本族语学者那里可以看到。
    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容易注重外国的理论和方法。当然,外国的理论和方法非常重要,每一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研究者很容易把理论代替文学,往往特别强调研究方法。但是我们研究外国文学,要避免被任何理论系统所束缚,要敢于独立思考,取各家之长,采各家精华。

 

讲座现场

 

    演讲结束后,青年教师和张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就“世界文学语境下如何看待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世界文学和国别文学的关系”,“中国学者研究世界文学时所面对的中文及外语的双重高层次要求”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现场讨论沟通环节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