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共青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委员会介绍
2016-09-15
2016-09-15
1920年11 月,伴随着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率先觉醒的北大青年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共青团最早的地方组织——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标志着北大共青团的诞生,北京大学从此成为共青团的重要阵地。八十多年来,北京大学团委始终紧跟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北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紧密围绕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战略,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积极配合学校育人中心工作,有力助推青年成长成才,谱写了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时代新篇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竭力做好北大志愿者工作。结合北京奥运会、北大110周年校庆和“微笑北京”三大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北京大学“‘五彩奥运,微笑北大’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全团动员,全团参与,推进具有北大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志愿者工作。
全面建设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自觉担当学校育人工作的“第二主角”,充实和完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的职能,积极稳妥地进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贡献率。
丰富第二课堂,繁荣校园文化。打造出青年理论研究、“挑战杯”、《北大讲座》、五四学术文化节、暑期社会实践、“十佳歌手”大赛、“演讲十佳”大赛、“毕业生晚会”、“新生文艺汇演”、“一二九”文化节、“新年联欢晚会”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推进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领导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以北大团校为龙头,以学生骨干训练营为重要载体,贯彻“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扎实推进政治代表队、学术代表队和文体代表队建设,培养信念坚定、理想远大、能力突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适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大力加强研究生与青年工作。以研究生会、研干校、研究生社团和《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为主体,形成研究生工作的集团优势,大力繁荣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团学组织服务研究生的能力。进一步推进“青年文明号”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