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语系外专讲座】之三:翻译与文学语言的创作:关于《儒林外史》西译

\

      4月8日下午一时,讲座“翻译与文学语言的创作:关于《儒林外史》西译”在外文楼103举行,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讲席教授的拉乌雷阿诺•拉米雷斯(Laureano Ramírez Bellerín)分享了他在翻译《儒林外史》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到场听众近六十人,除西葡语系师生和西语国家留学生,另有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西文处和其它院校师生,我国著名西班牙语辞书专家、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勋章获得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义桢教授也发来贺电,期待将视频录像一睹为快。
      作为一位接触中国文化逾四十年、借助翻译切入中国文化的“西儒”,拉米雷斯教授首先用中文和听众打了招呼,随后便开始讲述他与《儒林外史》的故事。他首先回忆道,自己是在1975年首次读到英文版的《儒林外史》,之后便下定决心要把这本重要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西班牙语,推介给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西方读者。但10年之后,虽然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汉语,本书的翻译对他而言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中文和西班牙语之间本身就存有显著的差异,《儒林外史》又为清代的作品,使用的白话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在长久的斟酌之后,他决定加入一些西班牙文学中的传统基调,采用一批18世纪的词汇,使得译作能给西班牙读者带来原作对当代中国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拉米雷斯教授认为,翻译不能被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再创作”,而是译者的“创作”。译者不只是简单地模仿原作的写作风格,而是用一种新的风格来创作,同时又要能保证这部作品能够引起和原作相同,或至少是相似的感受。经过8年的艰苦创作,拉米雷斯教授终于完成了他的译作,这一版本的译作既能清楚地表达作者想传递的内容,又能让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读者很好地接受。

\

      具体讲到翻译《儒林外史》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时,拉米雷斯教授举了三方面的例子,包括《儒林外史》中频繁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诗句,官员职务及机构名称,格言、成语、俗语和歇后语,根据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和这些元素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贴切的翻译。如楔子的开场词转换成十五世纪前后的西班牙谣曲形式,朗朗上口,富于古意和口传风格;专有名词首先吃透其设置、功能,然后在对象语言中寻找对等,实在无法对应的情况下再进行直译;许多成语和歇后语的翻译,诸如对“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识滋味”等的妙译,引起在场听众的阵阵笑声。
      在互动环节中,两名西班牙和哥伦比亚留学生提出汉语丰富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及某些词汇的时间性/区域性问题,一位正在将老舍的《茶馆》翻译成西班牙语的听众,也向拉米雷斯教授请教了处理译名的策略。
      拉米雷斯教授是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系、东亚研究中心教授,生于1949年,1975年心理学硕士毕业当年,即西班牙与中国建交的第三年,就来到西班牙驻中国使馆工作,经历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1980年,他辞职正式学习汉语,期间开始接触翻译工作,四年后回到了西班牙,从那时起开始翻译《儒林外史》,并在1992年因此译作获“西班牙国家翻译奖”。除此之外,拉米雷斯教授还翻译了《倪焕之》(叶圣陶)、《华威先生》(张天翼)、《聊斋志异选》、《六祖坛经》、《故事新编》(鲁迅)、《孙子兵法》等等。此外,他还撰写了《现代汉语翻译》)、《履字而求文境:现代汉语西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手册》,以及《严复的三重困境》等多篇论文。
     
      本场讲座由北大讲座网全程录像,将尽快上线、供全网用户观看。西班牙语是一个近年蓬勃发展的“小语种”,校内交流略受限,但全国范围内需求巨大,公开视频是非常理想的资源共享方式。(文/徐湉,图/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