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讲述】在国际前沿创新——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申丹

        我是北大七七级本科生,除去在国外读研究生的五年,在外院已经学习和工作了将近37年。我中学学俄语,高中毕业时连英文字母表都认不全,后来通过自学考入北大,入校后连蒙带猜地考入了英语专业的快班。我们七七级快班年龄差距很大,最大的比我大十三岁,一般也大个四五岁以上。他们大多是从小进入外语学校,毕业后当了多年英语老师或翻译,基础非常好,而我的基础很差,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我的老师和同学通过各种方式激励我、帮助我,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急起直追,三四年级时成绩名列年级前茅,考研究生也考了第一名。北大的本科学习是我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我对北大深深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跟我的本科经历直接相关。毕业时,我得到了落款“北大西语系英语七七班委会、团支部”的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申丹同学获全班‘最有希望的人’称号”。之后的很多年我时常翻看它,大家的期望激励着我奋力前行。
        在爱丁堡大学读完博士之后,我回到母校任教。当时科研条件很差。记得1992年我获得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类奖,奖金是一千美元,当时的工资是200人民币,我把奖金的一半500美元捐给了英语系资料室,希望能订国外的期刊,这也说明当时国外资料的匮乏。
        刚回国时,我在欧美发表了几篇论文。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学术思潮变得十分激进,排斥我从事的形式审美研究,我转而集中在国内发表。世纪之交,西方激进的学术氛围有所缓解,这时我面临选择:是否在国际上发表?我们知道,英美国家的英文系相当于中国的中文系,是文科的大系,从业人员众多;英语语言文学的期刊不收版面费,成本高,因此一流期刊数量少,接受率很低。如果要研究西方的学术热点,必须要超过西方学者,才有可能在一流期刊发表。这也意味着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会大大超过在国内发表的付出,尤其是在缺乏国外资料的时候。但我深知,如果能走到西方前沿,就能更好地帮助推动国际学术的发展,并帮助扩大北大和中国的国际影响。我选择了研究西方的学术热点,力争做出具有超越性和领先性的成果;同时通过在国内发表高水平论著,帮助引领国内叙事学和文体学的发展。
        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担任了大量社会工作(各级人大和政协的工作就连续做了26年),每年要开两三个月的会,又想多出超越西方学者的非常耗时费力的成果,时间不够,我早上三、四点钟就爬起来写论文,每天都拼尽全力,直到精疲力竭,长此以往,损害了健康。这不是聪明的选择,我希望中青年教师能吸取教训,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但我不后悔,因为这样的长期奋力拼搏在国内外产出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外院、北大和中国外语界的发展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2004年,国际叙事学界权威詹姆斯·费伦在长江学者推荐信中说,“在北美和欧洲,申丹教授都无疑是最知名和最有影响力的非西方的叙事理论家”,她“做出了三种重要贡献:申丹教授通过缜密地研究现有的理论,对理论做出了修正,令其更为有效;申教授观察到不同理论流派、分支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所有的人更清楚地看到研究领域的发展和争论;申教授把理论的不同分支结合起来,以便做出富有成效的阐释。”
        从2004年到现在有15年了,我不断在国际前沿取得新的进展,尤其是从修正理论发展到首创理论模式,已经有西方学者在采用我的理论进行研究。法国学者的“叙事学常用术语”网站也将我首创的“隐性进程”作为叙事学常用术语收入。我运用自己提出的理论,对经典作品进行重新阐释,推翻了西方学界对一些作品上百年的共识,得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学者公开发表的高度评价。
        爱思唯尔(Elsevier)2014年开始发布人文学科在西方高被引的中国学者榜单,我连年上榜,并被聘为叙事学顶级期刊美国的Narrative的顾问,文体学并列顶级期刊美国的Style的顾问和英国Language and Literature的编委,欧洲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的编委,以及英美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的顾问编委。
        这是我近三年在欧美发表的论文:
1. “Fictionality as a Rhetorical Resource for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美国A&HCI期刊Style 2019年第4期.
2. Dan Shen. “Covert Progression, Language and Context.” In Rethinking Language, Text and Context. Ed. Ruth Page, Beatrix Busse and Nina Nørgaard. London: Routledge, 2019. 17-28(该书正文首篇). 
3. Dan Shen and Kairui Fang. “Stylistic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Ed. Kelly Washbourne and Ben Van Wyk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9. 325-337.
4. Dan Shen. “Two Conceptions of Experientiality and Narrativity: Function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artial Answers: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美国A&HCI期刊2018年第2期.
5. Dan Shen.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as Dual Authorial Communication: Extending the Rhetorical Model.” 美国A&HCI期刊Style 2018年1-2期合刊.
6. Dan Shen. “Dual Narrative Movement and Dual Ethics.” 美国Symplokē 2018年1-2期合刊.
7. Dan Shen. “‘Contextualized Poetics’ and Contextualized Rhetoric: Consolidation or Subversion? ” In Emerging Vectors of Narratology. Ed. Per Krogh Hansen, et. al. Berlin and Boston: De Gruyter, 2017. 3-24(该书正文首篇). 
8. Dan Shen. “Joint Functioning of Two Parallel Trajectories of Signification: Ambrose Bierce’s “A Horseman in the Sky.” 美国A&HCI期刊Style 2017年第2期(该期首篇). 
9. Dan Shen. “Historicalness, Comprehensiveness, and Innovativeness.” Style 51.1 (2017): 88-100.

        接受待发表:
10. Dan Shen, “How Dual Narrative Progression Can Metamorphose or Extend Narratology.” In Narrative and Narratology: Metamorphosing the Structures. Ed. Ondřej Sládek and Bohumil Fořt. Belin: de Gruyter, forthcoming. 

        在国际著名的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专著:
Dan Shen, Style and Rhetoric of Short Narrative Fiction: Covert Progressions Behind Overt Plots,纽约和伦敦Routledge出版社2014精装版和电子版,2016平装版。

        有人会纳闷,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坚持在国际前沿拼搏?至少有四种动力的综合作用。一是感恩和感恩带来的责任心,我深深感恩在北大学习和工作的37年里,从各方面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同事和领导,还有我的学生们,我觉得自己不努力,就对不起大家的厚爱;第二种动力是学术兴趣和学术使命感以及学术发现创新带来的喜悦;第三种动力是北大的精神魅力,北大的前辈们用他们的境界、智慧和心血打造了北大这块学术圣地,在博大精深的燕园,尤其是在未名湖边、博雅塔下,我会感受到一种精神的感召,这种精神促我奋进;第四种动力是民族责任感和爱国心。我父亲和公公都是50年代初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留学生,我父亲在美国留学时,曾到餐馆打工,更深切地体会到当时中国人作为四等公民受到的歧视,从小就叮嘱我要努力为国争光。有那么多中国人为祖国的建设拼尽全力,我也需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关系,我在国际前沿拼不了多久了,希望寄托在中青年教师的身上。中青年教师有着非常好的教育背景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期待着你们持之以恒地发奋努力,超过我们!外院是一个大家庭,每位家庭成员都各司其责,有的承担了很重的教学任务,有的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和教辅工作,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全体外院人通过共同努力构建了学院辉煌的今天,也一定会创造出外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