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参观京郊新农村

  2009年5月15日至16日,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感受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外国语学院工会组织全院职工进行了参观京郊新农村的活动。

\
 

  昌平香堂村的村民祖辈务农,多少年来惨淡经营、依旧难以摆脱“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窘境。缺水、少路、出门难困绕着一代一代的香堂村民。

 \

  然而,自1987年起,香堂村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十余眼水井的开凿、通向村内各条街道的柏油路的建成、以及小公共汽车、公共汽车、村内私人小轿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村民出门难的问题。不仅如此,香堂村在经济体制上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全村土地和企业的经营机制由集体转为个体,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的主人翁责任感。香堂村村民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成立旅游接待站,搞观光果园,建翠花山和正北峪两个自然风景区,恢复名胜古迹圣恩禅寺等等。在大搞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香堂村还没有忽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先后在村内兴建了“东方书画研究院”、“陈式太极武术馆”和“敬老院”,从而为古老的香堂村赢来了“香堂文化新村”的美誉。

  全院教职员工在本次活动中浏览了香堂村的全貌、参观了该村村民的住宅院落、圣恩禅寺、东方书画研究院以及敬老院等。通过此次参观,诸位教师除了感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之余,还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体会到党和国家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决心。小小的香堂村也让参观的每一位老师坚信:只有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参观之余,全院教职员工还游览了京郊著名旅游景点——百泉山。尽管山路崎岖,但是教职员工们一路上扶老携幼,纷纷攀登,寄情于上水之间。在这个春意昂然的季节里,大家既放松了身心,彼此间又交流了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增进了情感,同时也盼望着下一次春游的到来。一路上,山谷间,都回荡着大家爽朗的笑声,弥漫着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