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燕行录’整理与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5月15日,由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典学平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主办的“新世纪以来《燕行录》整理与研究论坛”于线上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云南昆明学院等11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单位的近三十名专家学者与会发言,围绕“燕行录学”理论与方法、新世纪以来“燕行录”整理与研究得失、东方文学语言与历史文化研究、《燕行录千种解题》评价等展开了充分讨论。本次论坛共吸引了220余人在线参会。

 

  

  会议由开幕式、主题发言及闭幕致辞三部分组成。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王丹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程苏东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助理马辛民编审致开幕词。

  王丹教授代表主办方向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线上观看直播的老师同学表示欢迎后,依次介绍了将在论坛上进行主题发言的专家学者,并向参与论坛筹备的师生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陈明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对燕行录研究的关注,高度评价了《燕行录千种解题》为燕行录研究奠定的厚实基础和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燕行录研究可以进一步向与通信使、越南燕行使的对比等方向发展。

  程苏东副系主任指出,在燕行文献学术价值得到公认、成为重要学术增长极的背景下,《燕行录千种解题》的出版相当于为燕行录研究完成了“导航系统的开发”。体例清晰而严谨、评价克制而中肯的同时妙语迭出、绝无枯燥之感是该书的优点所在。程教授还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成为推进整合与互动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也希望学术能暂时为我们驱散疫情的阴霾。

  马辛民编审首先对《燕行录千种解题》的出版表达祝贺,并指出此书虽题为“千种”,但其中倾注的功夫绝不止“千种”。最后,马辛民编审从出版社的角度出发,表示希望燕行录学研究能够有更多成果出版。

 

 

  上午的第一场主题发言由王丹教授担任主持。

  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邱瑞中研究馆员以《评漆永祥教授著作》为题发言,首先回顾了“燕行录学”的提出过程,随后指出《燕行录千种解题》的价值一是数量上比林基中原编《燕行录全集》与《续集》增补了50%,二是解题时间排列准确、方便查找,三是《解题》中对诗文的评骘,以及对中、朝典故信手拈来的熟练运用,极是难得。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邦维教授以《<燕行录>作为一个话题:我们的周边怎么看我们?》为题发言,肯定了“从周边看中国”视角的价值,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北边”和“西边”缺位的问题,提议未来结合更多域外汉文文献与其他语言的文献继续推进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刘勇强教授以《学术逆行者的坚实脚印----读<燕行录千种解题>》为题发言,高度评价了漆永祥教授在常人望而却步的处境下迎难而上的“学术逆行”和“以我为主、兼采他说”的学术自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李花子教授以《从<燕行录>看中朝边境问题的信息》为题发言,指出燕行录能为中韩关系史的多角度、多学科研究提供史料保证,且能弥补中朝边疆史地及边务交涉研究上中方史料的不足。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元周教授以《交邻的虚像——论赵䌹的“以倭制清论”》为题发言,从赵䌹的“以倭制清论”出发,强调了朝鲜所处国际环境的特殊性,强调应将燕行和通信使行、东亚国际关系结合起来思考。

  

  上午的第二场主题发言由陈明教授担任主持。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孙卫国教授以《试析<燕行录千种解题>的内容特色与学术价值》为题发言,将该书的内容特色概括为“来源多元、收罗广泛”“纠谬补阙、考辨精详”“重点突出、评论允当”“诗文评骘、恰切公允”四个方面,从文献名称、搜罗范围、个别历史问题的认知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并指出该书是“燕行录学”成熟的标志,肯定了该书在古代中韩关系史研究、评判和使用燕行文献方法论上的学术价值。

  山东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牛林杰教授以《关于数字人文与<燕行录>研究的思考》为题发言,从方法论角度提出燕行录是适用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典型范例,需要进行燕行录文本数字化工程、燕行录视觉图像资料整理与数字化以及燕行录的数字人文综合研究。

  复旦大学古籍所陈正宏教授以《谈<燕行录>著录中的版本问题》为题发言,从洪大容《干净衕笔谈》的版本优劣争议、朝鲜燕行录抄袭问题的解释引入,肯定了漆永祥教授的版本意识和《燕行录千种解题》第一次系统著录现存燕行录版本的意义,并建议燕行录研究应进一步关注版本的复杂性和多层次。

  南京大学文学院卞东波教授以《<燕行录千种解题>的学术意义与<燕行录>研究之展望》为题发言,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并从加强燕行录文献研究、导入数码人文技术让燕行录可视化、从东亚汉文化圈视角研究燕行录、从文化史角度全面研究燕行录四个方面提出了展望。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编辑部马金科主任以《从<东疆学刊>“燕行录研究”栏目创立说起》为题发言,介绍了《东疆学刊》2018年依托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创立“燕行录研究”栏目的过程,以及栏目的发展情况与未来期待。

 

  

  下午的第一场主题发言由王元周教授担任主持。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潘建国教授以《关于<燕行录>文学研究的若干面向》为题发言,指出目前燕行录文学面向的研究相对薄弱,今后应多加关注“燕行文学”及其他中朝文人文学交流周边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杨海英教授以《漆永祥<燕行录千种解题>读后》为题发言,用“立意宏伟的新范式”“度人金针的广津梁”“琳琅满目的百果园”三个关键词对该书的意义作出评价。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陈冰冰教授以《<燕行录千种解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为题发言,以书中对洪大容、李德懋、朴趾源燕行的记载为例,强调了本书对中韩关系史、文学史、思想史、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指导意义。

  国家图书馆《文献》编辑部张燕婴编审以《谈谈<燕行录千种解题>》为题发言,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指出该书有凡例详细、解题规范、解释深入、文字典雅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毛瑞方教授以《目录学领域的重要新作——<燕行录千种解题>》为题发言,从中国古籍目录学史的角度切入,评价该书继承了我国编纂解题的优良目录学传统,且在编目对象视野、解题目录类型和体例上具有开创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典籍与文化事业部吴冰妮副编审以《<燕行录千种解题>编辑出版的收获与体会》为题发言,介绍了该书申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的过程,以及在编辑过程中自己对漆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与燕行文献的认识与体会。

  中国农业博物馆赵瑶瑶老师以《集燕行之大成,示初学以梯航——<燕行录千种解题>读后》为题发言,认为该书对原始材料充分挖掘、详细考证,展现了考镜源流的学术追求与立足本土的观察视角,对于学者有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上的启发。

 

 

  下午的第二场主题发言由潘建国教授担任主持。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明教授以《李器之<一庵燕记>中的西洋膏药小考》为题发言,通过分析李器之《一庵燕记》中记载的西洋膏药“得利雅㗆”,为底野迦这种解毒剂在全球的知识流传展示了更广阔的画面,也启示了从全球史角度进行的燕行录考察。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丽秋教授以《<燕行录>研究的新视野》为题发言,认为该书展现了多种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体裁、文字上的新视野,同时该书的索引也能起到科研指南的作用、提供研究主题上的新视野,并建议未来能将该书数据库化和加入汉韩文版本对比。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梅教授以《<燕行录千种解题>的价值及未来<燕行录>资料整理之我见》为题发言,肯定了该书的多方面价值,认为未来应实现燕行录的数字化、制作更详细的索引,最后从民俗学视角切入介绍了朝鲜朝中后期冬至使参加上元节庆祝活动的相关燕行记录。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琴知雅长聘教授以《谈谈<燕行录>中的<燕行图>》为题发言,从作为燕行资料的价值、画风的特点、作者考证方面介绍了“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14幅《燕行图》的研究。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丽华副教授以《谚文本<燕行录>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为题发言,首先介绍了燕行录汉文本和谚文本在数量、读者、先行研究上的不同,随后从形象学视角分析了谚文本燕行录考虑女性读者前提下描绘出的中国女性形象,提出了谚文本与汉文本互为补充的燕行录研究方法。

  云南昆明学院人文学院谢士华老师以《<燕行录>羼入的朝鲜语摭析——兼论<燕行录>的整理与研究》为题发言,指出燕行录中的容易误点误注的“……便”和不易理解的“奇”实则是朝鲜语用法的保留,强调整理点校燕行录时要格外留意其中可能存在的朝鲜语成分。

 

  

  闭幕致辞部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漆永祥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关于《燕行录千种解题》一书的褒奖与建议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将来再版时将继续在内容上进行增补,对错讹进行纠误,以不负学界的信任与厚望。同时,从举办一个小型座谈会的最初设想到今天成功举办这样一个二百余人参与的论坛,背后有各方对“燕行录”研究的热情,也有各方在筹办过程中的辛苦付出。最后,漆教授还预告了计划在8月举办的“使行录与东亚文化交流”论坛。

 

 

 

  王丹教授代表主办方再次感谢了在本次论坛上带来精彩发言的各位专家学者,认为本次论坛以《燕行录千种解题》问世为契机举办,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燕行录的多方面价值以及探索燕行录这座宝库的新方法、新视角,能够给广大学术同行与参会师生日后的研究带来不少启迪。最后,王丹教授也向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及对论坛的举办给予大力支持的老师、学生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为期一天的“新世纪以来‘燕行录’整理与研究论坛”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成功落下帷幕。

  

撰稿人:周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