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非通用语学科发展新趋势”讲座成功举办

  11月1日,“中国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非通用语学科发展新趋势”讲座在线上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主办,邀请信息工程大学钟智翔教授作为主讲人,吴杰伟教授主持了讲座活动。

 

 

  钟智翔教授是我国国别和区域研究、非通用语教学缅甸语言文学等领域资深学者,也是国务院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数十年来深度参与我国非通用语学科建设。本场讲座中,他首先回顾了中国现代非通用语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对非通用语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学科新发展、“一带一路”关键语言与非通用语专业布局以及非通用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最后展望了新时期非通用语学科的发展趋势。

 

 

  钟智翔教授指出,我国的现代非通用语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交织。20世纪40年代,国立东方语专成立,成为我国非通用语高等教育的开端。建国后,非通用语高等教育进入第一个发展阶段,语言人才的培养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众多外语院校相继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改革开放后,高校教学、科研秩序逐渐恢复正常,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形势。21世纪以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钟智翔教授分享了关于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指出非通用语人才在国别和区域研究、国际传播以及文科于人工智能交叉三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他还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语言与非通用语专业布局,介绍了非通用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并指出了新时期非通用语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在交流环节,钟智翔教授就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国别区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建非通用语专业发展建设等议题和广大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马宇晨,图:王瑾、马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