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力量,共担时代使命——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新使命与翻译学科发展高层论坛

  2023年5月13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新使命与翻译学科发展高层论坛。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主任张士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央部委、外语类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70余人参与研讨。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主持。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新使命与翻译学科发展高层论坛现场

 

  孙庆伟代表北京大学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翻译学科承担了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与跨文化的重要使命。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形势,如何利用外语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精神,助推中国叙事体系构建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学科改革创新的核心课题,也是外国语言文学科应当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北大外语学科秉承“人文为本,多元并存,交叉发展”的优良学术传统,立足传统优势,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以外语为基础,学有专长、学兼中外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对话,整理传播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高层论坛的举行必将对推动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翻译学科的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孙庆伟致辞

  

  张士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此次论坛旨在总结相关工作成就和经验,探索翻译学科发展规律,整合外语学科发展力量,这对于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引领导向作用,有助于推动翻译学科理论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关于翻译学科建设,他提出“三个结合”:一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两张皮的现实问题;二是要技能与技术相结合,借助人工智能为翻译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便利与创新;三是要机构与社会相结合,形成广泛、开放的“大翻译”社会网络。希望未来进一步深化与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就深化翻译学科改革创新、建设外语学科发展共同体方面凝聚更多的智慧、达成更多的共识。

 

张士义致辞

  

  许钧表示,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五四运动是一场涉及语言、文学、文化与思想四个层面的革命运动,北大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天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同样肩负着重大的时代担当。许钧强调,北大一直是翻译的圣地,一大批耳熟能详老一辈翻译家来自北大,留下了无数经典著作。如今年轻力量正在崛起,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开创了翻译事业的新局面。希望北大外语学科永远守住外国语言文学之根,丰富学科内涵、扩展学科外延,担当时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

  

许钧致辞

  

  黄友义指出,当前,我们已经从向中国“翻译世界”,进入了向世界“翻译中国”的新阶段。国家更加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建设一支符合时代需求的多语种、多领域、多层次的国家翻译队伍,是国家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进一步的提升翻译专业建设质量提出的新要求,也将成为外语学科发展的新动能。黄友义强调,培养外语人才,不能简单停留在课堂上,而应创新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高校和政府相关机构要联手打造新的专业实践平台,创新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在翻译实践中参与具体的翻译任务,提高专业才能。

  

黄友义致辞

  

  李淑静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向莅临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敬意。她在致辞中表示,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辛勤耕耘,北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形成了覆盖五大方向的学科布局,拥有12个二级学科,21个本科语种专业,40余个非招生语种资源,99个硕博士招生方向,以及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备案基地,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未来外国语学院也必将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引导更多外国读者读懂中国,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作出新贡献。

  

李淑静致辞

  

  在论坛主旨报告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王守仁先后作了专题主旨报告。

  李岩松以“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高质量的内涵与路径”为题展开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自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并指出随着新时代到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人才培养职责与使命拥有了全新内涵,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数字化挑战,外语类院校在坚守初心使命、坚守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要做到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课程思政体系;二是加强学科战略布局与“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三是推动学科交叉,结合数字化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李岩松作主旨报告

  

  李宇明的报告主题为“中国的外语生活”。他指出外语生活包含外语应用、外语学习教育和外语研究三方面。外语作为外语生活的基点,决定着外语的学习与教育,也影响着外语研究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洞察外语应用的发展趋势,作为外语人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即内需与外向、个人与国家、现实和未来。外语学习与教育既是外语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培养外语人才、发展外语能力和提升外语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外语研究的规划则需要有全球视野,既要考虑本国发展,更要运用语言进行全球善治。

  

李宇明作主旨报告

  

  陈法春作“开展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教育的条件要素”报告。他指出,2022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翻译列入文学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是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和学科发展的一件大事。关于开展翻译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的必要条件,陈法春提出“六度”概念:一是职业需求热度与供给饱和度、二是培养模式的实践体现度、三是产教融合度、四是导师队伍保障度、五是“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支撑度、六是MTI美誉度。他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作结,为全国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送上祝福。

  

陈法春作主旨报告

  

  王守仁报告的主题为“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他强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新文科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出现的内部转变。一方面要建构包含思想理念、中国元素、问题意识和话语方式的中国特色外国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以目标新、内容新、手段新、模式新为导向,积极推动新外语建设。当下是机遇大于挑战的时代,外语类院校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实现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王守仁作主旨报告

  

  主题报告分为两场展开,第一场题为“百年大变局”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方向与实践,由黑龙江大学教授孙淑芳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克非先后作主题报告。第二场主题报告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外国文学研究发展道路”为题,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主持。扬州大学原副校长俞洪亮,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英剑先后发表主题报告。

  下午的圆桌论坛设有三个平行论坛,分别是“‘讲好中国故事’与翻译学学科建设”“新文科建设实践中的语言学学科发展”“学科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各圆桌论坛主持人在闭幕式上代表本组专家学者作总结汇报。

  “‘讲好中国故事’与翻译学学科建设”圆桌论坛由厦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菁主持。青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卞建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崔雪波,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龚卫东,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陆洵,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许德金等专家发表主题发言。

  “新文科建设实践中的语言学学科发展” 圆桌论坛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梁茂成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苗兴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代院长吴建设,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吴霞等专家先后做主题发言。

  “学科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圆桌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陈秀武主持。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金山,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李圣杰,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志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永祥,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桂君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研讨。

  论坛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致辞。他指出,此次论坛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与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新使命与翻译学科发展”这一主题注入了新思考、新观点、新认识,顺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要求。作为外语类院校未来要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需求,不断加强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建设,提炼并推广一流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内涵与培养路径,培养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信此次高层论坛对于推动新文科前瞻布局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陈明致闭幕词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