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北京论坛“知识传播与文明互鉴”分论坛
2021-11-11
2021年11月7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北京论坛“知识传播与文明互鉴”分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日本、菲律宾、蒙古、南非、塞内加尔等国的17位学者参会发言,300余名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学生参与讨论,就相关主题开展深入交流。
分论坛第一场主题为“佛教在亚洲的传播与交流”,由外国语学院陈明教授主持。
陈明教授围绕古代印度睒摩本生的两种类型被译介到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后的故事,将睒摩本生相关的文本与图像作为整体来探讨其图文关系,以理解前近代亚洲佛教故事的跨文化流传与复杂性互动。萨尔吉长聘副教授聚焦骑狮文殊形象泛亚洲的流变,从保存在西藏江孜白居寺十万佛塔及罗汉殿的骑狮文殊主从五尊像入手,讨论该图像组合在于阗、敦煌、五台山,乃至日本的流传,从更大的视角探讨亚洲文明中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叶少勇副教授以“西藏热振寺‘火烧写本’中的梵文珍本”为题,就其中《福力太子譬喻经》《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正理门论》《中观心论》等几部梵文珍本做初步报告。
第二场主题为“东西交流与翻译”,由外国语学院孙建军长聘副教授主持。
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讲述了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礼品清单背后的故事,借助新发现的使团礼品清单中译本,并对比收藏于清宫档案的抄本,分析经由中方删减的部分,说明清廷对使团礼品以至整个遣使活动的关注所在。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从概念史视角探讨economy(economics)汉语译名的来源和类别,并探究“经济”一词的本原与蜕变,及其译名最终得以确立的可能原因。日本关西大学沈国威教授以翻译与近代学科的构建为主题,论述近代学科体制构建过程中,东西书籍翻译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日本成城大学陈力卫教授聚焦明治日本的翻译面向,对比《西学书目表》和《译书读法》,得出日本对于外国史书的翻译偏好。
第三场主题为“伊比利亚文化圈与亚洲文明互鉴”,由外国语学院青年学者王渊博士主持。
高博博士对在16世纪欧洲社会视域下,门多萨如何用“蛇”来构建大明皇权形象、金蛇王权是正面还是负面形象、门多萨为何以“蛇”代“龙”构建大明皇权形象等问题进行解读。于施洋博士以“西班牙藏中国古籍书录略论”为题,介绍了《西班牙藏中国古籍书录》,进而总结其内容与学术价值,并归纳出语言接触和在华存续的文本外特点。王渊博士聚焦中葡早期交往中的时空观念,从空间的位置、距离、方向、规模,以及时间的指向、长度、节奏等维度入手,展现时空知识的两面性:既是相互理解的渠道,也是展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第四场主题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外国语学院王浩教授主持。
菲律宾马尼拉雅典耀大学Michael M. Coroza教授从翻译与语言文化的角度,概述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菲律宾民族语言相对于国家教育体系中盛行的英语的发展脉络。蒙古国立大学Shagdarsuren Egshig副教授关注蒙古游牧文化中的流动性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和批判性话语分析对该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流动性是降低城市化水平(城市扩张),改善乡下生活条件,增加就业率的一个因素。蒙古国立大学Sodnomdorj Yanjinsuren副教授介绍了2020年蒙古全国人口和住房普查的主要结果,探寻蒙古人对新宗教运动的态度。塞内加尔加斯顿•伯杰大学Abdourahmane Seck教授以国际学术合作体系中的非洲学者为研究对象,描述了种种不对称的形式和关系如何在欧洲的“去殖民化”中盛行,并指出非洲的唯一出路是重新构建自我认识。南非开普敦大学Shadreck Chirikure教授聚焦古代南部非洲与中国的互动,展示了非洲南部的现有考古证据,表明远东和非洲南部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