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教师参加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论坛

  2025年4月18—20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和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教育部项目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教学科研一体化外语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和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共同协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论坛在南京隆重举行。

  本次学术论坛以“AI赋能的外语课程教学创新与研究”为主题,是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四十华诞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余名致力于提升国家外语教育能力、立足外语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线外语教师、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等与会交流。

 

  图1:大会合影

  

  会议开幕式上,各高校代表和学会领导共同见证了中国高校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研联盟的成立仪式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英语汇报大赛启动仪式。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的带领下,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写作课程组的7位老师参与了此次论坛并发言。李淑静老师主持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的主旨报告。英语系副主任马乃强老师在分论坛五(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研经验分享)围绕“数智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智慧课程建设与实践”这一主题发言,并主持了分论坛二(AI赋能的大学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与实践)。马乃强老师聚焦数智化背景下的智慧课堂建设与实践,结合对AI语伴平台和课程知识图谱的应用,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系统化改革提供了新思考、新路径。

  

  图2:马乃强老师分论坛五发言

  

  分论坛二上,董欣老师围绕“夯实基础、促进思考——基于知识图谱建设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这一主题对《实用基础英语写作》课程中AI赋能写作教学和知识图谱的实践进行了分享,强调AI赋能的写作教学不仅强调概念的解释和联结,也强调思维过程,还将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写作方法紧密结合。方晏老师随后依托《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合“个性化指导、实时性反馈、自主性训练、互动性评价”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和案例分析,为构建人机协同的智慧英语教育体系提供了新视角。之后,熊笠地老师对AI背景下二语议论文写作构念进行了再思考,对二语教师面临的如何有效评估学生写作的严峻挑战以及可能的对策进行了深入交流。

  基于《分析性写作》课程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许娅老师结合课程面临的挑战和创新需求,以及鼓励学生合理有效利用AI资源的实例,根据教学内容以具体提问、比较对比、分析原因、数据整理等方式探究了AI赋能的可能性、有效性以及当下仍然存在的局限性。方舒琼老师接着进行了“生成式AI赋能跨学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的主题分享,以《批判性思维与学术写作》课程为例,结合GenAI赋能跨学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经验,探讨了如何借助GenAI技术,以跨学科案例为核心,提升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学术表达能力。最后,张欢瑞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对数智赋能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学术英语写作中的自我调控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现状、策略使用与学术写作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初步探讨进行了分享。

 

  图3:马乃强老师主持分论坛二

  

  图4:写作课程组教师分论坛二发言

  

  分论坛最后,南京大学陈桦教授围绕AI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挑战、不同学科写作的差异、AI评价标准的统一、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老师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交流,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图5:南京大学陈桦教授点评

  

  本次学术论坛探讨了外语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人工智能化提升新方案,以及数智时代的外语课程建设新路径,对于我国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6:团队参会合影

 

来源:大学英语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