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深圳雷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翻译硕士实习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暨游戏翻译实践与实习培训会

  4 月 16 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深圳雷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北大外院新楼 B134 会议室,成功举办实习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游戏翻译实践与实习培训会。双方就实习实践基地合作深入交流,开启产学研融合培养人才的新篇章。雷霆游戏战略负责人张少骞、投资经理何庆,北大外院副院长王丹、日语系主任丁莉、英语系副主任丁林棚等师生代表参会。

  

 

  签约仪式由岳远坤副教授主持。王丹教授在致辞中强调,翻译实践是翻译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对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意义重大。她认为雷霆游戏助力学生实践,体现其社会责任感,希望双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培育新时代翻译人才,通过本次合作开创产学融合新范式,也祝愿雷霆游戏拓展业务,以中国叙事打造全球游戏版图。

  

 

  丁莉教授感谢校友何庆促成此次合作,期待借此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实现校企双赢。丁林棚副教授分享游戏经历,认为游戏是文化窗口,此次合作是现实与技术、艺术与工程的融合,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张少骞先生感谢北大外院的支持,对合作充满期待,希望在游戏多环节与学院深入合作,挖掘游戏文化价值。

  

 

  随后,双方签署实习基地协议,在翻译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展,优化产学研融合模式。

 

  

 

  签约仪式后,古市雅子副教授主持游戏行业实习与实践培训环节。张少骞先生介绍公司概况,雷霆游戏作为国内领先的游戏研发与发行企业,致力于传播年轻文化。他分享了旗舰产品与发行业务案例,展示游戏的文化价值。

  

 

  在互动环节,针对袁珵同学关于打造成功游戏角色的问题,张少骞以《明日方舟》《战双帕弥什》为例,指出高辨识度的角色设计能形成品牌风格,吸引目标用户,打动核心受众的角色就是成功的。刘泽青提出公关策略问题,张少骞强调 “问题导向 + 用户为本” 的公关理念,及时解决产品问题并倾听玩家反馈是维护品牌形象的关键。

 

  

  何庆女士带来游戏本地化专题培训,讲解了游戏本地化的概念与流程。她表示,优秀的游戏翻译要兼顾语言准确和玩家文化特性、游玩习惯,为全球玩家提供优质体验。实习实践基地启动后,雷霆游戏将带领学生开展本地化翻译服务。

  

 

  此次活动收获众多学生好评。袁珵认为分享会内容充实,深化了对游戏设计和发行策略的认知;刘泽青通过培训了解游戏运行流程,对游戏翻译实践产生浓厚兴趣;吴楚韵体会到游戏产业的复杂性,拓展了认知维度,对语言与产业结合有了更深入理解。

  

  此次活动加深了校企双方的了解,为后续实践合作筑牢根基。未来,双方将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翻译人才,推动中国游戏产业和翻译事业发展。

 

撰稿:吴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