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林日顺的综艺机构与70-90年代中国电影在新加坡的流行”顺利举行

  2025年5月21日,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办,“‘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和“世界诸文明在印度洋地区的交流交汇研究”项目组联合承办的南亚与东南亚研究主题讲座“林日顺的综艺机构与70-90年代中国电影在新加坡的流行”在外文楼206会议室顺利举行。

  本次讲座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徐兰君主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杰伟担任与谈人,助理教授谢侃侃主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及我校师生参加讲座活动。

 

  

  【讲座现场】

 

  讲座中,徐兰君教授以电影发行公司和电影发行人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冷战文化研究中的“建制”(institution)问题。徐教授依托档案调查、口述采访以及报刊资料,着重阐释了新加坡电影发行商“综艺机构”于二十世纪70-90年代将中国电影引入至新加坡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在冷战后期的复杂语境下,综艺机构的运作实践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该机构对中国电影的引进突破了意识形态的藩篱,有力推动了中新之间的跨国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这种文化交流催生了具有新加坡本土特色的电影艺术。

 

  【徐兰君教授进行分享】

 

  新加坡引进中国电影的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因素和机制,其中涉及政府部门、文化机构与商业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上述不同要素在诠释与呈现中国电影、塑造本地观念以及复杂化官方推崇的软实力概念等方面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后,吴杰伟教授分享了参加讲座的收获与心得。他认为,新加坡引进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也是当地对中国形象认知的转换过程——从冷战时期对“红色中国”的异域想象,逐步转向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重新认知。

 

  【吴杰伟教授发表评述】

 

  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围绕讲座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徐兰君教授一一为提问者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本次讲座主题的理解。

 

  【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发言】

  

  文:高澍雨

  图:高澍雨、李可、吴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