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第19期党性教育读书班外国语学院创新性活动圆满完成

 

为响应学校党委组织部的号召和党校党性教育读书班的要求,外国语学院于323日至47日的两周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性活动121名党课学员都在各小组不同形式的创新性活动中学习和领悟党性,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外国语学院此次创新性活动将全体学员分为10个小组。每组学员集思广益,根据学员具体兴趣,开展了类型多样、生动活泼的创新性活动。概括来说,此次创新性活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参观实践类、读书讨论类、观影感悟类。


一、参观实践类

外国语学院的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的党课学员参与了参观实践类的创新性党课学习活动。第一组学员在324日参观了位于北京前海的郭沫若纪念馆和位于沙滩附近的北大红楼(即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参观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识,对党的性质理解。第二组学员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学员们在参观后斗志昂扬,纷纷表示要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奉献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第四组学员以“追忆往昔勿忘国耻”为活动主题,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小组成员从圆明园绮春园宫门出发,最后到达西洋楼遗址景区。完成参观后,全体成员在大水法遗迹前进行了集体讨论。

\


\

\

\


二、读书讨论类

          外国语学院的第三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九组、第十组的各位学员开展了读书讨论类创新性活动。

其中,第三组、第五组、第十组的学员围绕“树立信念理想·扬帆奋力远航”这一主题,开展了读书大讨论。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对理想都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认识也更加清晰。有一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作为一名北大人要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理想。虽然实现理想的路有千种方式,但其中不变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六组、第七组和第九组开展了“每人心中的那本书”为主题的推荐图书活动,各学员在互相推荐好书、介绍好书的过程中,既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也加深了对党性的理解和认识。各位学员分享阅读体验,推荐经典作品,以书籍为眼,探讨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分析书籍背后的历史意义,启蒙意义与时代意义,从中得到关于为人,为学生,为党员的启迪。张丰野向大家推荐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是弗洛姆论述新弗洛伊德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著作。作者以分析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种种幻象为逻辑起点,论述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与弗洛伊德人道主义的不同。杨笑琪推荐了《三杯茶》,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感人故事,是一本堪供借镜反躬自省的好书。郭婷推荐了《夏天的受难》,贺辰推荐了英国女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讲述了一个希腊家族几代人的关于疾病,战争,人性,尊严,爱情以及坚不可摧的亲情的故事,谱写下一曲令整个爱琴海潸然泪下的哀婉之歌。李溪月推荐了《小王子》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钟京推荐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作品《悉达多》,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

\


三、观影感悟类

为了契合本届党性教育读书班按照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进行有关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主旨,同时以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来培养党员意识,加强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靠拢的自觉性,第八小组采取了观看党性教育电影《法官妈妈》的创新性活动方式。

观影后,学员们交流了看法,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学员赵依祺认为“《法官妈妈》作为一部党性宣传片突出的人性是让人十分动容的。艺术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总是高大的,他们富于对于人民、祖国的爱,忘我的工作,富于大爱,但是却少了几分人性之美。《法官妈妈》这部电影选取了女性、妈妈的角色,来展现平凡生活中的细腻、温暖的党员形象。这也是我对党性的内涵的个人理解,即党性绝不是牺牲人性,党性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光辉。”

此次党性教育读书班的创新性活动中,外国语学院的十个党课小组以昂扬的精神面貌、丰富的活动形式充分展示了外院学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