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泰戈尔与当今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泰戈尔“世界大同”理念的关系

“泰戈尔与当今世界”国际研讨会嘉宾合影

 

    6月9日,“泰戈尔与当今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501隆重开幕。来自印度、孟加拉国、日本、法国、美国及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相聚燕园,深入研讨泰戈尔“亚洲命运共同体”“世界大同”理念与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层联系。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与北京大学有着特别的联系。早在1921年郑振铎先生就在文学研究会内部成立了“泰戈尔研究会”,1924年在徐志摩先生的协助下,应梁启超先生之邀,泰戈尔来华访问。泰戈尔一生走遍五大洲34个国家,1924年和1929年三次到访中国,认为自己“前世是中国人”,并提出“理想之中国”的构想。为了深入探讨泰戈尔“理想之中国”构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进一步深化中国的泰戈尔研究,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支持下,亚非系联合北京蓬蒿人剧场共同举办“泰戈尔与当今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蓬蒿剧场第九届戏剧节“致敬泰戈尔”戏剧单元活动。
    与会学者深入研讨泰戈尔提出的“理想之中国”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赞同 “中国梦”和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泰戈尔的“世界大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着深层的契合。
    本次研讨会同期举办第九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致敬泰戈尔”戏剧单元,演出将持续到12月底。不同以往的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把泰戈尔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元素充分融入会议议题,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和艺术家们的表演紧密联合。会议期间,中国、印度、孟加拉国艺术家们结合自己的会议发言为与会学者呈现了精彩的艺术演出。与会学者纷纷表示,这是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泰戈尔艺术世界的独特魅力。
    毕业于北京大学印地语专业的校友,中国的印度舞蹈专家金珊珊女士介绍了她编导泰戈尔《齐德拉》音乐舞蹈史诗剧的经验,并和她的学生们展现了古典印度舞蹈之美。印度国际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阿维杰特•森教授(Prof. Abhijit Sen)在他有关泰戈尔戏剧发展史的学术报告中,邀请国际大学艺术家高什夫妇( Avik Ghosh/Ms. Gargi Ghosh)呈现了六部泰戈尔经典戏剧的精彩片段。孟加拉国77岁的资深艺术家阿达乌尔•拉赫曼(Mr. Ataur Rahman)为大会做了“孟加拉国泰戈尔戏剧演出史”的精彩大会发言,并与印度艺术家咖尔吉•高什(Ms. Gargi Ghosh)表演了泰戈尔《红夹竹桃》的精彩片段。《红夹竹桃》是泰戈尔最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之一,本次演出是该剧在中国的首演,演出剧本改编自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刘安武先生的译本,北京大学 “泰戈尔导读”课程团队参与组织,北京大学六位学子和玺莹仁剧团联合六位国际友人,插入多语种朗诵片段。与会者认为演出独具特色,创新性地表现了《红夹竹桃》的意义。

 

金珊珊女士和她的学生表演印度古典舞蹈

 

国际大学艺术家高什夫妇( Avik Ghosh/Ms. Gargi Ghosh)的表演

 

阿达乌尔•拉赫曼(Mr. Ataur Rahman)和咖尔吉•高什(Ms. Gargi Ghosh)联合表演

 

《红夹竹桃》中印女演员联合演出

 

《红夹竹桃》剧组演出后合影

 

北京大学“泰戈尔导读”课程师生演出后合影

 

部分与会学者和《红夹竹桃》演员合影

 

    与会学者纷纷认为,人生最美好的瞬间,是生命与艺术同在。泰戈尔的艺术世界给予各国人民感受艺术魅力的机会,我们应该继承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当今世界创造更多的美好时空。本次会议组织者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在中国进一步普及泰戈尔艺术的独特魅力,并愿意继续为中印孟和世界各国学者和艺术家搭建平台,继续传播泰戈尔艺术的魅力。“民心相通,文化先行”,与会学者盛赞此次国际会议的组织形式,并表达了希望此次会议有助于中印孟世代友好,世界大同理想早日实现的美好祝福。(文/图:魏丽明 于广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