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举办“北京大学纪念哈菲兹座谈会”
2025-10-30
2025年10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纪念哈菲兹座谈会”在北京大学民主楼208会议室举办。哈菲兹是公元14世纪伊朗伟大的波斯语诗人,有“神舌”、“设拉子夜莺”之美称,他的诗歌常以美酒、美人与鲜花等意象构建充满象征的奇境,兼具神秘主义的深邃哲思与浪漫主义的现世关怀。哈菲兹的诗歌风格类似中国古代诗人李白,不仅在伊朗文学史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也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伊朗一直有纪念古今文人学者的传统,每年10月12日为伊朗官方设立的“哈菲兹日”,在此日期前后,伊朗国内外均会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波斯语教研室及伊朗文化研究所继2023年之后,今年再次举办了“纪念哈菲兹座谈会”。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文化参赞伊朗扎德等使馆人员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的100多位波斯语专业师生受邀出席活动。

座谈会现场
本次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波斯语教研室主任、伊朗文化研究所负责人时光长聘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首先作开幕致辞,对伊朗驻华大使以及随行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及波斯语教研室的发展概况,并表示此次座谈会是中伊文化交流的体现。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发言
随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主任刘英军长聘副教授作为北京大学波斯语教研室代表进行发言。他着重梳理并介绍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哈菲兹抒情诗选集和全集在中国的翻译与出版,以及中国学界对哈菲兹诗作的介绍与研究等情况。

刘英军长聘副教授发言
各高校波斯语专业的中外教师代表也依次发言,回溯了中国和伊朗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与良好现状,讲述了诗人哈菲兹的思想核心、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对于波斯文学的重要性,同时还介绍了各学校波斯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对未来中伊各领域交流寄予希望。
在场各高校波斯语专业的学生代表也为座谈会送上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现了各校波斯语专业的风采。北京大学波斯语专业的学生梳理了哈菲兹的生平,并通过朗诵的形式展现了哈菲兹的诗歌之优美、意蕴之丰富。其他高校的学生们也通过朗诵、演唱、舞蹈及话剧等形式表达了对诗人哈菲兹的缅怀之情。

北京大学波斯语专业学生诵读表演



其他高校波斯语专业学生文艺表演

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右)、文化参赞伊朗扎德(左)在座谈会现场
在本次座谈会的最后,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做了总结发言,对座谈会上所有师生的发言和文艺表演进行了总结与赞扬,对此次座谈会的主办方以及出席嘉宾表示了感谢,充分肯定了中国波斯语专业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伊朗驻华大使法兹里发言
通过此次座谈会,受邀各高校波斯语专业的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伊朗传统文化,锻炼了语言能力,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增强了学习对象国语言与文化的热情。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国内高校间波斯语专业的联系,为我国波斯语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促进了中伊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加深了中伊两国传统友好关系。

座谈会全体出席人员合影
文:马恩路、时光
图: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