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埃关系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16年9月1日下午,北京大学和埃及开罗大学联合主办了一场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埃合作”为主题的小型双边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承办。参加会议的埃方人员有埃及开罗大学校长贾比尔•纳赛尔,副校长赛义德•达吾,开罗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李哈布和其他的埃及代表团成员,中方参会的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林丰民,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冰冰,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新华社国际部李腾等,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巴勒斯坦前驻华大使穆斯塔法和北大阿拉伯语系部分师生和来自埃及的留学生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

      会议由林丰民主持。杨福昌先生首先就中埃关系做了发言。他说当下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埃关系,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访问埃及;埃及总统塞西三年之内两次访问中国,并受邀参加了9月份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他指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该倡议不但能使中国获益,而且将惠及周边国家,其中包括很多阿拉伯国家。杨福昌副部长对埃及一直很关注,因为他对埃及很有感情,自上世纪50年代在开罗大学留学后,他还曾担任驻埃及大使,并多次访问埃及。他认为,当下埃及面临着很多困难,具体表现为:第一、埃及有10%的人口在政府部门工作,共600-700万的公务员,这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第二、政府预算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偿还债务;第三、出口下降,外汇紧缺,只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借贷,但埃及显然“无法靠贷款生活”,“贷款将成为未来一代的负担”;第四、国家生产能力欠缺。他非常诚恳地提出:最好要解放思想、改变思维,埃及才能取得发展,吸引外资的流入。

\

      开罗大学校长贾比尔先生就杨福昌副部长的发言作了回应,详细谈论了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埃及的现状。他认同杨福昌副部长所谈论的埃及当前困境,认为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危机,经济危机很严重,但是文化方面的问题更大:半个世纪前世界进入石油时代,这改变了很多埃及人对文化、艺术等的想法。纳赛尔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尝试用社会主义的方案解决问题。就当下经济改革,他认为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应同时进行。埃及政府目前正在实施公务员制度改革,自塞西总统上任以来没有录用新的公务员。贾比尔校长任为宗教话语方面的危机也十分严重。1928年,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建立,穆兄会思想传播至整个阿拉伯世界,成为今天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根源之一。在经济改革领域,贾比尔校长认为最难攻关的是埃及政府的经济补贴,萨达特曾尝试取消补贴,但后来引发了骚乱,自此埃及政府便没有再寻求财政改革。埃及近年修改法律、出台新法律,鼓励外国投资。埃及市场广大,拥有9000万人口,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在扩大,同时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当然埃镑的不断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资的流入。关于投资的一项重要法律今年11月1日也将在议会进行讨论。
      关于“一带一路”的倡议,贾比尔校长认为这一倡议是建立在中国寻求互惠合作的哲学之上,与西方寻求控制、建立霸权的思维完全不同,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中东国家对中国的思维有更多的认同感。随着中国在阿拉伯世界、非洲等地影响力的扩大,美国、欧洲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自然缩小。中国应当加强在这一地区的文化影响。
      贾比尔校长还认为中埃双方应在所有领域加强合作,为合作创造有利的文化环境,因为只有在深度文化交往的背景下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埃及人不能接受西方国家带来的霸权感。贾比尔校长表达了增加学习中文的学生数量的期待,希望有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翻译为阿拉伯语。
      对此,杨福昌副部长深有同感,认为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同时他回应了贾比尔校长关于霸权的观点,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始终站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一边。中国的立场不会变,尤其是反对干涉别国(如叙利亚)内政。另外,中国始终倡导南南合作。

\

      穆斯塔法大使就自己多年在华工作、生活的经历和研究发表了一些观点。他说自己从1965年开始就在中国工作,他认为文化、人文的交流自然是中阿关系的基础和保障,当下中阿关系正向良性的方向发展。中埃之间可合作的经济领域也很广泛。
      新华社国际部李腾就中埃在新闻领域的合作做了详细的报道。他先回顾了历史,指出中埃中埃新闻合作可追溯到60年前,新闻领域的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63年,即中国与埃及建交之初:新华社首位驻埃记者与中国驻埃及使团在同一时期抵达埃及;第二阶段:1963-1984年,新华社国际部的几位前辈——其中很多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共同建立了一个定期向阿拉伯世界发送阿拉伯语新闻的办公室;第三阶段:1984年至今,新华社于1984年决定建立中东地区新闻办公室,1985年正式成立,总部设立在开罗。
      李腾介绍当前超过30名中国记者、通讯员、摄影师、行政人员在新华社中东分社工作,负责协调24个地区分社的派驻记者的工作;全天候向22个阿拉伯世界发送中东地区、世界以及中国国内要闻,新华社尤其关注对埃及报道,根据2016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来源于埃及分社的稿源数量达1380篇,约占分析评论类文章的30%;埃及方面,包括《金字塔报》、《今日新闻报》、《共和国报》等在内的埃及主要媒体都订阅了新华社的新闻报道。
      关于未来的合作发展,李腾认为要坚持“从中国人的视角解读阿拉伯世界的新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以埃及为首——希望听到中国在世界重大议题上的声音。新闻报道中,应时刻考虑到阿拉伯读者在特定政治、社会、宗教议题方面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推动报道内容多样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李腾曾撰写了一篇题为《莫言与纳吉布马哈福兹:一位中国作家与一位阿拉伯作家在世界大奖殿堂中的相遇》的对比性深入报道,在阿拉伯媒体中引发强烈反响,被超过50家媒体和网站转载。

\


      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冰冰认为埃及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埃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埃及在文化领域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在宗教领域,埃及也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在埃及有着温和的传统。中国对埃及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中国提出中埃建立“伙伴”关系,对中东国家,中国既不扶植代理国,也不利用权力真空。关于“一带一路”,它不是一条走廊,而是一个网络,不只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合作,在出口产能、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方面也加强合作。中国同样重视人文、精神合作,拉近各国人民间友谊。同时展示中国的文明文化,分享中国经验,中国也愿意向相关国家包括埃及提供技术指导。
      吴冰冰认为中国政府特别邀请埃及总统参加G20杭州峰会意义重大。表明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认识。埃及和沙特是中国对阿合作的两大支柱。习近平在阿盟总部向阿拉伯国家解释中国对阿拉伯的政策也显示了中国对中埃关系的重视。
      北京大学哲学系沙宗平老师从宗教的视角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埃及经验的分享对于中国国内的治理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埃及穆斯林占多数,科普特人是少数,两宗教团体和谐共处,可为中国民族边疆的治理提供借鉴。此外,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史上的埃及与中国及其相似,都和美、苏打过交道,都有被欺压的经历,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化,中埃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最后关于处理宗教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埃及有很宝贵的经验,中国有2300万穆斯林,如何处理穆斯林事务,中国可以借鉴埃及的经验。沙宗平还谈到最近引发热论的“清真泛化”问题,即“清真”标识超出食品的范畴,甚至涉及到化妆品等商品。贾比尔认为,在埃及科普特人不被视为少数民族,他们就是埃及公民,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他说当今阿拉伯世界有多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宗教本身,而在于对于宗教的理解。作为伊斯兰教法专家,贾比尔校长专门引述了伊斯兰历史上重要人物在处理类似问题上非常开明的做法,在食用清真食品和礼拜的礼仪上其实是非常灵活的,更重要的在于内心的、精神上的虔诚,而不拘泥于外在的教条主义行为。

\


      
      在北京大学外文楼举办的这场研讨会作为中非20+20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北京大学所举办的中埃文化年系列活动增添了色彩。
      开罗大学贾比尔校长是应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和副校长李岩松的邀请来华访问的,访问期间,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和副校长李岩松,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分别会见了开罗大学代表团,商讨两校在中东研究领域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教师和学生的互访等合作事宜,取得了初步一致的意见,决心共同建设好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李海鹏、顾筠安)

\